四中全会公报这些表述值得关注
这些看着“严肃”的公文表述,怎么就成了普通人的“聊天素材”?楼下早餐店的王姐给了我答案:“昨天我去办营业执照,以前要跑三个部门,现在在社区服务中心半小时就搞定了——你说这不是‘以人民为中心’是什么?”做电商的小李凑过来补充:“我卖农村土鸡蛋,之前物流成本高得吓人,最近县里说要推进‘供给侧改革’,要给我们对接冷链物流——这不就是公报里的话落到实处了?”连刚上小学的小侄子都举着课本说:“老师今天讲‘生态文明’,说以后我们要种更多树,这样冬天就不会有雾霾了!”
微博上的讨论更热闹。有人晒出自己的“民生账单”:“去年孩子进了公立幼儿园,省了3万学费;今年医保报销比例涨了5%,老爸的糖尿病药少花了200块——这些都是公报里‘以人民为中心’的‘看得见的好处’。”有人转发专家解读:“这些表述不是‘喊口号’,而是把过去几年的民生痛点‘翻译’成了政策——比如就业难、看病贵、环境差,每一个问题都能在公报里找到‘解题思路’。”
也有网友带着“问号”参与讨论:“好政策要‘落地’才有用!比如我们小区的养老服务站,设备倒挺全,就是没人值班,能不能跟着政策‘补补课’?”还有开小超市的老张问:“深化改革会不会影响我们小商家?比如房租能不能再降点,进货渠道能不能更通畅?”
其实不管是点赞还是提问,网友的讨论里都藏着同一个“小心思”:我们盯着公报里的字,不是为了“凑热点”,而是想看看“自己的日子”有没有被写进去——比如早上买早餐的路口能不能少堵10分钟,父母的高血压药能不能再便宜点,孩子的课后托管能不能多开个兴趣班。四中全会公报里的每一个词,都不是“飘在天上”的符号,而是“落在地上”的期待:它是王姐手里刚拿到的营业执照,是小李手机里刚收到的冷链物流通知,是小侄子画本里“蓝天绿树”的画儿。
刚才刷到邻居的朋友圈,配了张社区食堂的照片:“今天去吃午餐,两荤一素才12块,还能帮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——这就是公报里说的‘以人民为中心’吧?”下面的评论排了一串:“我家附近的公园翻新了,晚上能跳广场舞了!”“我儿子的学校加了足球课,不用再报课外班了!”
那些“值得关注的表述”,从来都不是“写在纸上”的条文,而是“活在生活里”的温度。网友越聊越热的,从来不是“高大上”的词汇,而是“接地气”的幸福——毕竟,好的政策从来都不是“说出来”的,而是“做出来”的;好的公报从来都不是“念出来”的,而是“过出来”的。
你看,窗外的风里飘着桂花香,楼下的老人在聊“社保涨了”,便利店的老板在算“今天的进货成本”,小朋友背着书包说“明天要去植树”——这些平凡的瞬间,就是四中全会公报里“最生动的注脚”。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-
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-
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-
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-
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-
7*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推荐样音
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
关注【客服微信】
听最新案例,新客礼包等你拿!
提交成功
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,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
你也可以注册,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,在线接单配音。(7 X 24小时主播接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