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九华山】古名陵阳山、九子山,素称东南第一山,宛若莲花佛国,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,地藏王菩萨大愿道场,世界地质公园,国家5A级旅游景区,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等。唐天宝年间,诗仙李白写下“妙有分二气,灵山开九华”、“昔在九江上,遥望九华峰”等佳句,因此更名“九华山”。金地藏比李白大5岁,先24年到达九华山,享年99岁比李白62岁寿高37岁。《西游记》第十九集《误入小雷音》,是在九华山拍摄取景的。新版《西游记》《真假美猴王》增加了一内容,来到地藏王菩萨面前辨认,神兽谛听听出了真假,但怕主人降不住假猴王而出丑,就忍住没说出来,这神兽也太精啦。

【老田吴家】青阳千年古村落老田吴家(方言gē),安徽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,古属松阳图新城里,是九华乡最大行政村,七成以上姓吴,西汉吴栋材开基至今已越两千多年传80余世,与九华山车站、大愿文化园隔河相望,玉带水街,钟灵毓秀,山环水绕,宛若山城,犹如莲花宝座之中,享誉“九华山前花园”“永沐佛光村庄”称号。村中心正好是个大大的“田”字,良田数千亩,心田广种仁义忠信,薪火相传至德三让家风,为民祭祷,名贤辈出,文有八桂堂,武有十二家,出了吴文梓吴襄两位明清朝廷重臣,谱载中举入仕70多人,仰仗地藏菩萨护佑发展成“乡之巨族也”,诗仙李白有诗云:“未有九华图,先有老田吴”,“老田吴”从此名扬天下。明代大儒王守仁湛若水都赋诗赞誉老田吴家。谱师程文绣诗赞老田十景:九华耸秀、双涧流清、老田渠绕、石壁泉飞、新城精舍、大夫书堂、龙岗喷气、虎岫嘘岚、赏月幽亭、归云古洞,书香秀色令人向往,桑梓情怀让人留恋。可叹老田吴家只留下十来处历史遗迹:九华行祠、吴氏大宗祠、仁里门坊、新城旧第、玉带水街、云溪书舍、八字门楼、池阳书舍、一甲朝门、东岩天籁轩等,盼望留住“乡愁”供后人瞻仰祭拜观光。

【地藏古道】从老田水口沿玉带河而上的石板路,曾是上九华山朝拜地藏必经之路,其他的路都是解放后新修的。老人们传说古代修路时为省钱省时修了直通道,无缘无故地老是死人,后有高人指点是直道坏了大事,赶紧修成弯道,说也奇怪,无故死人的事就消失啦。这是警示乡民,老是说直话,也可能气死人的,只要心态端正了一切都好说,要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,一言一行都有责任的,凡事以得人心为要。老田始祖吴栋材官封顺元太守,为民请命,直谏得罪君王,贬为六安令,遂弃官带着妻小来这里开荒隐居。山路十八弯!很多时候不是路走到了尽头,而是该转弯啦。山民们俗称地藏王菩萨为“九华老爷”,身处佛地仍然会遭遇苦难挫折“灯下黑”,山民们从不怨天尤人,常常习惯于口头禅“九华老爷照远不照近啊”,此话是说:要立足长远发展不要急功近利,地藏王菩萨就会保佑的。

【九华行祠】这里是改变九华山历史的地方,古称协济行祠,俗称石壁庙,最初为老田吴家水口社庙,唐代吴祖用之公在此供养留住新罗云游僧金乔觉,让九华山从道教七十二福地转向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这里也就成了“地藏圣迹第一处”,成为池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。金地藏特赋诗《酬惠米》来感谢用之公黄精饭招待,此诗刊载在《青阳县志》《老田吴氏宗谱·文艺卷》里,历史文化价值极其珍贵,文献记载仅见金地藏《送童子下山》一诗收录于《全唐诗》,用之公回赠《太乙岩》诗,因此佛缘形成大年初一地藏酬惠节。北宋淳化年间,穆州刺史吴鹏飞感其神灵,回乡创庙致祭,后陆续重修。创庙后为民祭祷,捍御有功,屡封侯王,各大房头人口暴增人才辈出。今尚存石门额“九华行祠”为吴用之所书,《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记》(乡贡进士程懋撰于大明弘治元年)和《乐输碑记》现仍嵌于两侧壁间,这是记载和研究金地藏圣迹和老田吴家历史的重要碑刻,弥补了唐费冠卿《九华山化城寺记》中的不足。附录:

《酬惠米》
唐·金乔觉
弃却金銮衲布衣,修行浮海到华西;
原身自是王太子,慕道相逢吴用之。
未敢扣门求地主,昨叨送米续晨炊;
蒙君餐食黄精饭,腹饱忘思前日饥。
《太乙岩》
唐·吴用之
太乙真人去不回,仙岩胜境长莓苔;
料得百年千载后,金乔菩萨再重来。

【地藏菩萨】金乔觉(696-794),尊称金地藏,俗称九华老爷,朝鲜古国新罗王子,自幼信佛,24岁时带着神犬谛听来大唐求法。唐肃宗至德二年(757),慕道至老田吴家,得到用之公救济,居在九华行祠。后得道成佛,成就了九华山大愿道场,寿99圆寂。佛教讲六道轮回,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为三善道,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为三恶道。地藏菩萨主管幽冥界三恶道,救度地狱众生,有佛的法力却甘愿菩萨名号,只要众生念其佛号,甘冒最大风险下到十八层地狱救度其脱离苦海。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是个大孝子,曾经为了救度地狱受苦的母亲,发下了“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;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”的大愿,这样的大孝大愿德行深受众生敬仰。地藏菩萨的护法使者是一对父子,道明法师先出家,闵公后入空门要认儿子为师。佛菩萨都是有求必应的,求什么就会得什么,愿力越深越灵验。

【吴氏大宗祠】这里是家族的圣殿,祭祀先祖,统管族务。位于村北首,占地十亩,四合大院形制,四水归明堂,建筑宏伟,雕梁画栋,可容纳千人,吴大作率族于明万历年间始建,距今约四百多年,后陆续重修。古有到此文官下轿、武官下马之说。原祠堂悬挂清帝钦赐吴襄公龙匾三块,文曰:“老成端谅”“皇恩三锡”“钦点父子翰林”,节孝官诰匾120余块,其中有邓世昌、张英、张廷玉、翁同龢、邓石如、祝允明、唐寅等名人题匾和名家诗画,均在文革期间被毁。曾开办老田小学,不幸年久失修,1987年倒塌,现存东厢房。老田协会吴海祥会长率族于2019年11月复建成大宗祠主体工程,正殿前额高悬“三治堂”巨匾,穹顶吴氏族徽精美绝伦,高大寝堂供奉祖宗牌位,祖传十三道香案祭礼隆重祭祀,两壁幡旗为外迁宗支堂号名号,旗下是所有功德芳名,东厅建成吴氏家风馆,西厅建有梅诗百首展,殿厅均有天井采光通气排水,木雕彩绘美轮美奂,斗拱彩雕东有琴棋书画渔樵耕读,西有八仙过海等。

【三治堂】三治堂是老田吴氏的总堂号,当今常讲“自治为本,德治为基,法治为要”,儒学讲究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一般理解为“治家治世治国”,个人层面是“治心治家治业”。过去常讲“儒家治世,佛家治心,道家治身”,三教修行路径不同,但同样造福乡里,老田吴文化以儒为本兼容佛道,始祖吴栋材弃官归隐开基老田,深受僚友县伊窦伯玉窦真人道教思想影响,乡贤吴孟光留住金地藏成就了佛教九华山,万物有灵,三教融合,交相辉映,特色鲜明。

【吴氏氏徽】天上有口言守信,口下是天志凌云,口天吴氏徽,中间那个圆是口字,五个吴字共一个口字,形似梅花象征吴氏始祖泰伯开创吴国,建都无锡梅里(今梅村镇)长达六个世纪,五片花瓣寓意全世界五大洲,全中国五湖四海,吴氏子孙心连心手牵手,团结一致,同舟共济,开拓奋进。老田吴家坐落九华山下,特加九朵莲花。中间是龙凤呈祥图案。蝙蝠,古称鼠仙,是民间吉祥物,四角蝙蝠寓意鸿福吉祥。

【吴氏家风馆】悠悠吴文化,庆泽弥流长。三让至德世家第一;千载栋材忠孝不二。从“泰伯让贤”、“季札让位”到“吴襄让学”,从“始祖栋材公为民请命”、“吴文梓为国亮剑”到“吴用之佛缘金地藏”等等,恪遵祖训,谨持家规,族兴三让,世崇三治,李白诗赞“老田吴”,金乔觉赋诗《酬惠米》,历代名流赞誉有加,老田吴家终成江南望族。感恩党和政府派来九华山乡村干部,请来池州学院教授专家,聚来老田吴氏宗长宗贤,发掘老田吴家宝贵精神财富,再现吴氏先祖优良礼让家风。家风馆布展面积约260平方米,共15个板块,分别是开篇、前言、老田村概况、老田吴氏族史、吴姓源流、迁徙概况、让贤至德、醇厚族风、名贤辈出、家规家训、历代先贤、文化遗迹、主要特色、传承意义和后记。

【至德无名】吴氏始祖泰伯奔吴三让天下,让出周朝近八百年国基,孔子《论语》赞曰:“泰伯,其可谓至德也已矣!三以天下让,民无得而称焉。”就是说,泰伯三让天下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,老百姓感动得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称赞。清帝康熙御笔“至德无名”,真是精准概括。现代人也可以理解为,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,佛教都讲无我解脱,功名利禄全抛下,无私无畏,甘当无名英雄。

【梅诗百首展】百梅光耀五福地;七云轻上九重天。老田吴襄公,字七云,官至清朝礼部尚书,至孝重义,诗文造诣深,清帝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均赏识其德才忠孝,赞其“老成端谅”“词林领袖”“文章归大雅,学术在纯全”。吴襄公《梅花诗百首》,不见一个梅字,运用了写意、寓意、比喻、借喻、隐喻、反衬等方法,出神入化地道出了梅花的形象和神韵,巧妙借用了梅花的大量历史典故、人物和地理知识,很有艺术性和思想性,如甘露似琼浆,静尘嚣清世态,润心田葆本真,一梅百咏,以字画梅,寒赋冷香,璨若珠玑,桑梓传诵,境外颂扬,也是他清廉人品的自我写照。特邀请100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写百梅诗,百位书法家运用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或苍劲浑朴、沉雄壮遒,或清秀中和、恬静疏旷,或颜骨赵姿、自成一体,或奔放流畅、一气呵成,艺术再现吴襄百梅诗高雅境界,展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,墨宝珍品,让人回味无穷。

【百梅诗传说】话说当年礼部尚书吴襄公,委婉劝阻皇帝不能近亲结婚,皇帝碰了个软钉子,一时大怒又不好发作,随即发下狠话“朕给你半支蜡烛,今夜写不出百首不带一个“梅”字的梅花诗,斩立决!”民间传说吴襄公情急之下写了五十首梅花诗就迷糊中睡着了,后五十首是文曲星下凡替他写的。皇帝惊讶于吴襄公一夜挥就精彩精炼知识渊博的《百首梅花诗》,看着看着只觉清香扑面精神愉悦,终于理智战胜了感情,不仅气消了没了那个念头,还赏赐了一幅风雪松柏图,树上活动着貂老鼠(即松鼠),领悟其精神与孔子《论语》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”很相符,吴襄公感恩圣迹,赶紧派人送回老田吴家珍藏,谁知这又引出一段“八官堂”的故事。实际上吴襄公《梅花诗百首》创作于九华山东岩天籁轩,山民爱听传奇故事,这其中很有教育意义,所以民间传说流传很久很广。

【八字门楼】:位于老田村红星组,面临玉带河,紧邻八官堂,坐北朝南,高约5米,八字形有内聚力,像古代官府小衙门,典型的徽派建筑,砖砌斗拱,结构严谨,造型气派,端庄精美,砖雕花纹工艺精湛,堪称皖南古建一绝。衙门八字开,名门豪宅以门第为冠带,只有官户人家才能修建如此精美砖雕门楼。后来徽商效仿官府之门显示望族高贵门第,取“宅门八字开,财气滚滚来”之意。生辰八字是中国独特的生日文化,至今结婚还兴灶神庙压庚贴配八字以示天作之合。八字谐音“发”很吉利,发奋发家发展发祥一路发发发。

【池阳书舍】:老田吴家支祠一甲晟分敦睦堂,位于月红组玉带河边,座北朝南,四正两厢,砖木结构,紫微临堂,神韵长存,始建于明代,清道光九年(1829)重建,2021辛丑年4月复建,现为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敦睦堂善承先志不坠家声,尊师重教弘扬义学,天井嵌碑刻《池阳书舍碑记》,碑记“大凡立志必图远大,而兴化端赖诗书”,栋材系59世吴永晟子孙在秋浦(今池州)城中筹建“池阳书舍”,又称“延陵书舍”,悬额曰:“让德流芳”,“以兴义学,以昌门闾”,“幸得千秋吉第,堪容数十余人”,每当府院试期“令应试者有宾至如归之乐”,“合甲踊跃鳣堂,驰驱凤沼游翠微之路,奋志诗书增月窟之光”。晟分一世祖吴永晟(1410-1490),字延贤,青阳处士,家巨富,以义施人不望报,以公道存乎心,年弥高而德弥厚。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-
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-
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-
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-
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-
7*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推荐样音
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
关注【客服微信】
听最新案例,新客礼包等你拿!
提交成功
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,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
你也可以注册,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,在线接单配音。(7 X 24小时主播接单)